武漢現存的十大最古老的建筑在哪?目前保護情況怎么樣?未來將有什么規(guī)劃? 新安書院(徽州會館)建于1668年 位于硚口區(qū)新安街3-27號 新安書院(即徽州會館)修建于1668年(康熙七年),由徽屬六邑(今安徽歙縣、休寧、祁門、黟縣、績溪和江西省的江西婺源6縣)仕商組合。位于新安街,其規(guī)模宏大,建立了御書樓、文昌閣、玉皇殿、準提庵、新安巷,還設置了救火水龍。由于康熙專奉朱熹,曾御纂朱子全書,于是藏書閣中供奉康熙御纂朱子全書。御書樓上供奉康熙所好的朱子詩,由石工刻在石上。這是武漢地區(qū)為數不多的御書。后在南端漢江邊開辟了“新安碼頭”。 新安書院至今仍留存有院墻長約40米,墻高約9米,由新安書院得名的新安街也保持著古街面貌,是漢正街現存的重要歷史遺跡之一。 基督教崇真堂建于1864年 位于武昌區(qū)戈甲營44號 崇真堂是中國武漢現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堂。位于武昌區(qū)戈甲營44號,由倫敦會傳教士楊格非興建于1864年,為省城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。 該教堂為一層磚木結構、哥特式教堂建筑,兩坡屋頂。平面為拉丁十字形,門窗采用二心尖券和彩色玻璃,曾作改建,可容200人。 崇真堂從1864年竣工開堂至今,已有150年歷史。1855年傳教士楊格非受英國基督教倫敦會的差派來華。武昌當時是湖廣總督的駐節(jié)之地,又是華中地區(qū)的政治文化中心,楊格非知道,要想在長江中游一帶順利傳教,進入武昌具有特殊意義。他于是動員信徒,向武昌官府提出建堂申請,繼又親自出馬,在英國駐漢領事的協助下,以《北京條約》的有關條款為理由與官府反復進行交涉。 1864年7月,官府被迫允準楊格非在武昌戈甲營購地建堂。崇真堂堂牧始終是由華籍牧師擔任。首任堂牧包廷璋。1951年,堂牧曾憲猷在崇真堂成立“三自”革新學習會武昌支會,該堂成為武昌“三自”學習中心之一。1958年實行聯合禮拜后,崇真堂的宗教活動即全面終止,其房屋建筑后來亦被用作了紙廠的倉庫。2000年11月,崇真堂恢復宗教活動。 崇真堂也是武漢文藝青年最愛的“曇華林”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。2004年,武漢市區(qū)兩級政府正式啟動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(qū)搶救保護工作以來,制定出臺了《曇華林歷史街區(qū)保護和利用控制規(guī)劃》。然而,10年過去了,保護曇華林歷史舊居的形勢依舊嚴峻。 曇華林52處歷史遺跡中,23處有單位在使用,還有約一半的舊居破敗情況比較嚴重,亟待維修保護。曇華林老街在有限的區(qū)域內,集中了古典式、文藝復興式、中西合璧式以及中國傳統民居在內的多種風格建筑,涵蓋了宗教建筑、醫(yī)院建筑、教育建筑、居住建筑等多種類型。 麥加利銀行(渣打銀行)現中國銀行武漢分行建于1865年 位于漢口洞庭街33號 麥加利銀行建于1865年,位于漢口洞庭街33號,現為中國銀行武漢分行,是第一家在漢設立的外資銀行——漢口英國麥加利銀行。 該行大樓由英籍工程師設計,交當時第一家營造商──發(fā)德輔洋行承包修建,系三層磚木結構,鐵皮瓦屋面,門窗連續(xù)發(fā)卷半圓拱形,墻體用水泥抹面,檐部雕飾為卷草等植物圖案,四周廊采用花瓶式欄桿。墻面用橫向凹槽分格,房頂四周設有保留哥特式建筑痕跡的方錐形塔尖,整個造型嚴謹對稱,富于韻律感,是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筑風格。 麥加利銀行更響亮的一個說法是渣打銀行,渣打銀行在中國的第一任大班名叫約翰·麥加利(John Mackellar),也許是叫他的名字叫得上口,麥加利銀行在當時成了內地通稱。這座三層灰黃色西式大樓,是漢口開埠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幢外國銀行建筑,開啟了武漢金融圈的繁榮的大門。 麥加利銀行(渣打銀行)1863年率先在漢口租界開設分行,專為辦理英俄茶商的存儲和匯兌業(yè)務,成為漢口第一家外資銀行。隨后,英國匯豐銀行、德國德華銀行、日本橫濱正金銀行、法國東方匯理銀行、俄國華俄道勝銀行等先后入駐漢口,至1920年,西方銀行多達18家。1889年,張之洞督鄂,除了吸引外國資本之外,還大力扶植國內商業(yè)。20世紀初,中國通商銀行、中國銀行(大清銀行)等現代金融企業(yè)陸續(xù)成立,成為武漢城市現代化發(fā)展的重要支柱。 漢口租界位于江岸區(qū)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間。從江漢路起,依次為英租界、俄租界、法租界、德租界和日租界。五大租界是當時漢口乃至武漢的商業(yè)娛樂中心。從1860年始建的英租界起到1938年武漢城市建設暫告段落的近百年時間里,無數的銀行商埠,辦公樓,住宅別墅順次立起,漢口的城區(qū)也隨之擴大數倍,使得當時武漢成為中國僅次于上海的大都市。 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(現徐世鳴藝術館)建于1888年 位于武昌區(qū)花園山4號 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屬古典主義建筑,1888年建成。嘉諾撒仁愛修女會1806年創(chuàng)立于意大利,總部設在羅馬。1868年,嘉諾撒仁愛修女會應天主教湖北牧區(qū)主教明位篤邀請,派遣教會人員來漢。1888年,在武昌候補街花園山購置土地,創(chuàng)建嘉諾撒仁愛修女會分院,開辦育嬰堂、教理班、工藝所等公益事業(yè),逐建有修女居住區(qū)和仁愛修女會禮拜堂。1948年宗教活動終止。 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同樣是曇華林的重要歷史保護建筑。曇華林形成于明清兩代,從光緒九年(1883年)繪制的《湖北省城內外街道總圖》標注來看,它位于武昌城東北部;地處城墻內的崇府山(花園山舊名)和螃蟹甲之間,呈東西走向,東起鼓架坡,西接正衛(wèi)街。 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(guī)劃局副局長劉奇志表示,曇華林歷史街區(qū)保護區(qū)范圍內,部分歷史建筑遭遇生存危機,文化載體功能單一,缺乏活力,文化基因亟待激活與彰顯。區(qū)域內現狀人口密度較高,基礎設施落后,同時產業(yè)功能業(yè)態(tài)較為單一,產業(yè)定位低端,亟待提升與充實。 目前,武漢正在制定曇華林最終發(fā)展規(guī)劃,武昌區(qū)文旅公司企劃宣傳部負責人任勝介紹,今后,除了私人租用舊居發(fā)展文化產業(yè)外,政府將引進大的開發(fā)公司對曇華林進行整體開發(fā)。 天主教鄂東代牧區(qū)主教公署(中南神哲學院)建于1889年 位于武昌區(qū)花園山4號 早在1862年,意大利天主教方濟各會湖北代牧區(qū)主教明位篤,在武昌花園山收購了大片土地,委托作為建筑師的繼任主教江德成設計并修建了鄂東代牧區(qū)主教公署。這是一幢規(guī)模比較宏大的磚木結構建筑,地上二層,地下一層。 天主教鄂東代牧區(qū)主教公署十分對稱,中部五進稍稍突出,頂部有三角形的飾墻。一樓有內廊,中間五進呈外方內拱頂形,以高高的臺階與地面相連,左右兩邊呈拱頂形,凈空超過4米。二層的窗口,除中間的一扇呈拱頂形外,其余均為方形,凈空低于一層。 1889年,江德成在公署左側設計建造了主教座堂。后又建育嬰堂。主教座堂在許多地方具有羅馬式建筑的風格。如它的窗戶不大;外墻十分厚重,給人以堅固沉重之感;離地面很高,要上許多級臺階才能進入,比漢口上海路的圣若瑟天主堂的臺階要高許多。 主教座堂的正面呈對稱狀,檐飾和正中上方的三角形飾墻,與主教公署的飾墻極為相似;而兩個不大的三角形窗口,極為別致;下面的圓形裝飾,則給人以方圓搭配、相互生輝的美感。正中的兩邊和左右的側墻,均建有內嵌式的深度浮雕,圖形為綠色的大葉片植物。 天主教鄂東代牧區(qū)主教公署目前是中南神哲學院所在地。中南神哲學院是培養(yǎng)教區(qū)司鐸的基地,滿足各地教會牧靈的需要。百度百科顯示,中南神哲學院的學生入學要求為年滿18-30周歲,有高中以上學歷或相當高中學歷、信仰天主教的未婚男青年,自愿獻身于天主教傳教事業(yè),度獻身的獨身生活,經本人申請,本堂神父介紹,教區(qū)同意,再經修院考試合格者錄取。 中南神哲學院學制6年,即哲學2年、神學4年。哲學課程有:邏輯學、宇宙學、心理學、本體學、哲學史、中國哲學、教理、靈修、圣教史、教會音樂、禮儀、英語、語文、中國歷史、體育、法律、鄧小平理論等。神學課程有:倫理神學、信理神學、圣經、圣教法典、政治、牧靈等。 瑞典教區(qū)舊址建于1890年 位于武昌區(qū)曇華林92-108號 穿過曇華林街一個完全中式的門牌坊,令人倍感詫異地看到一組北歐風情的建筑,這就是基督教瑞典行道會于1890年建在武昌的傳教基地?,F在的這個大院,仍然保存著當年的大門樓、主教樓、領事館和神職人員用房、以及瑞典人早年開辦的真理中學老齋舍。大院中除了基督教真理堂被拆外,其主要建筑基本上保存完好。 瑞典教區(qū)舊址屬典型北歐風格建筑,教區(qū)建筑為2層和4層磚木結構,外柱廊采取拱券式。行道會在此又陸續(xù)修建了基督教道路堂、主任牧師樓、真理中學等,該會在中國的最大教區(qū),切望行道會在湖北的總會駐地??箲?zhàn)時期,瑞典駐漢領事夏定川將瑞典領事館遷入教區(qū)內,并代理英美等國與武漢日偽政府間的有關事務。1952年,瑞典領事館閉館?,F在的大院,保存著當年的大門樓、主教樓、領事館和神職人員用房、真理中學老齋舍。教堂已拆,其他主要建筑保存完好。 目前瑞典教區(qū)仍有居民居住,早在4年前瑞典教區(qū)的搬遷工作就已展開,但進展緩慢。糧道街辦工作人員介紹,歷史建筑的房屋權屬復雜,像那處瑞典教區(qū)風格的老建筑,如果政府購買其產權,約需經費3000萬元,類似這樣的曇華林核心街區(qū)內尚有14處,有127戶住戶等待騰退,置換成本十分巨大。若不對街區(qū)資源進行有效整合,將嚴重影響街區(qū)的建設和發(fā)展。 圣約瑟學堂舊址建于1890年 位于武昌區(qū)崇福山街51號 圣約瑟學堂位于崇福山街49-51號,建于1890年。早年是基督教美國圣公會開辦的圣約瑟禮拜堂及附屬學堂的閱覽室,名曰“日知會”。此地后來成為劉靜庵、張難先等反清革命團體的重要據點,組織反清革命團體“日知會”,以傳播西方先進思想為宗旨。后劉靜庵被捕,并于辛亥革命前夕犧牲于清廷牢獄。1920年,圣約瑟教堂擴建,附設中小學,始刻“圣約瑟學堂”五字于門楣。 圣約瑟學堂建筑后毀于火災,僅門框幸存,“圣約瑟學堂”五個字也于近年被發(fā)現并顯露出來。 圣約瑟學堂舊址同樣位于曇華林的周邊。據透露,武昌擬打造黃鶴樓大景區(qū):將戶部巷、曇華林、黃鶴樓串連起來,形成一個整體。具體包括黃鶴樓、蛇山北坡,戶部巷以及曇華林。 仁濟醫(yī)院(現為省中醫(yī)學院附院)始建于1895年 位于曇華林和胭脂路交叉口 1861年,英國傳教士楊格非在與曇華林臨近的戈甲營建禮拜堂,爾后開設診所和義塾為教眾和附近的居民服務;7年后,傳教士將診所和義塾遷至曇華林并加以擴建成;1883年正式改名仁濟醫(yī)院。1878年這里又創(chuàng)辦了武昌仁濟男醫(yī)院和武昌仁濟護校,1880年武昌仁濟女醫(yī)院也在這里創(chuàng)辦。1895年對仁濟醫(yī)院主體建筑進行了一次大規(guī)模的擴建翻新,留下現在的建筑群。 曇華林地區(qū)是武漢西醫(yī)最早的發(fā)源地,陸續(xù)出現了仁濟、同仁等早期西醫(yī)醫(yī)院。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)曇華林創(chuàng)辦湖北軍醫(yī)學堂,培養(yǎng)了第一批西醫(yī)人才。醫(yī)家、醫(yī)院、醫(yī)術,形成曇華林醫(yī)療衛(wèi)生的鼎盛時期。 仁濟醫(yī)院附樓,基本上保持了原貌。醫(yī)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樣的磚木結構,既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廊柱,又有中國式樣的下沉回廊,附樓石拱門的浮雕圖案也很別致。 仁濟醫(yī)院院為近代西方醫(yī)院傳入武漢后保存最完好的醫(yī)院,是武漢乃至在全國都少見的近代早期醫(yī)院建筑群,其建筑在醫(yī)藥史上意義特別。仁濟醫(yī)院在辛亥革命時曾救治民軍;1931年武漢水災,在此設武昌賑災指揮機構。抗日戰(zhàn)爭時為日軍醫(yī)院,1953年由市衛(wèi)生局接管,一部分合并于市工人醫(yī)院,現為省中醫(yī)學院附院。 省中醫(yī)院曾將主樓當圖書館,4棟附樓為職工宿舍。為了較好地保護這座整體建筑,省中醫(yī)院將所有的住戶遷移,并撥巨款進行修繕。 俄國巡捕房(現為江岸區(qū)水務局辦公樓)建于1902年 位于洞庭街54號 俄國巡捕房始建于1902年,地處武漢市老城區(qū)中一片保護規(guī)劃范圍內,位于洞庭街54號(黎黃陂路與洞庭街交匯處)。為工部局的警察科,設治安、情報、司法等課,1900年前后外籍和華籍巡捕30人。俄國十月革命后,1924年將租界交還中國,巡捕房撤銷。 俄國巡捕房是近年漢口俄租界保存比較完好的歷史建筑之一。巡捕房由廣大昌營造廠施工,地上兩層,內有夾層,地下一層,磚木結構,建筑面積約640平方米,近似矩形平面,“L”型內廊,居中設主入口,上有出挑陽臺,外墻底層勒腳部分條石砌筑,上部沒有粉刷,面向黎黃陂路的立面采用了對稱設計手法,一層窗設三角形窗楣,二層窗設弧形窗楣,后部左側臨洞庭街面建有八面坡尖頂瞭望塔,塔與房身橫豎體量對比,產生不對稱均衡的里面構圖效果。 俄國巡捕房解放后曾作為江岸區(qū)區(qū)委黨校,現在是江岸區(qū)水務局的辦公樓。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。殺了夏明翰,還有后來人。”夏明翰烈士的就義詩,幾乎婦孺皆知。然而,卻很少有人知道,這首詩就寫于漢口黎黃陂路上的俄國巡捕房舊址。 在黎黃陂路周邊2.46平方公里的區(qū)域內,劃分了英、法、俄、德、日五國租界,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和近30家外資金融機構。漢口俄租界是近代中國兩個在華俄租界之一,另外一個是天津俄租界。1896年開辟。面積414畝6分5厘。位于漢口英租界與漢口法租界之間。1920年由中國代管。1924年正式收回,改為漢口市特二區(qū)。 據透露,老漢口青島路片歷史風貌街區(qū)改造項目已啟動,預計總投資40.9億元,將在2-3年內變身為集娛樂、休閑、金融、文化于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(qū)。 濟生路電話分局(現武漢電信局江漢分局)建于1902年 位于江漢區(qū)友誼路98號 濟生路電話分局始建于1902年,現為江漢區(qū)友誼路電信局,位于江漢區(qū)友誼路98號,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,武昌、漢口各設一電話局。 1917年漢口成立武漢電話局,武昌為電話分局,1921年秋,漢陽設電話分局,1926年武漢電話局與濟生公司訂立合同,在漢口濟生路設立電話分局。 濟生路電話分局屬現代主義建筑風格,但融入古典主義建筑元素。大樓位于友誼路與民主一街交匯處,充分利用地勢兩邊展開,正方面入口處設一凸出門斗,由四根愛奧尼克柱并列支撐,門斗上自然形成一個陽臺。 四角直方門窗。二層有凸出腰線。三層水平向檐口,檐口有山花裝飾,樓頂建有女兒墻。立面無過多復雜裝飾。整棟建筑既有古典主義的雅致,又有現代主義的簡約,為古典主義向現代風格過度的造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