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子胥(公元前559~公元前484),春秋楚國人,任吳國大夫。公元前552年其父楚國大夫伍奢和其兄長伍尚,因奸臣進讒言被楚平王殺害,伍子胥逃亡至宋、鄭最后入?yún)菄?,與吳國太子光結(jié)交,助其登上王位。后率領(lǐng)吳國擊敗楚國為父兄報仇。 端午節(jié)被韓國在世界教科文組織搶先申遺并且成功。但是端午祭祀什么?恐怕韓國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端午節(jié),楚人祭屈原,吳人祭伍子胥。屈原的知名度在全國范圍內(nèi)比伍子胥的知名度稍微高一些,但是說起端午恐怕吳人(今江蘇蘇州一帶)最先聯(lián)想到的就是伍子胥了。
伍子胥,楚國人,名員,字子婿。楚國高官世家子弟。其父伍奢是當(dāng)時楚平王長子的太傅。如無變故伍員可以平凡的過完富貴的一生,也許會像無數(shù)平庸的富貴子弟一樣庸庸碌碌過完一生,甚至不會被史官記載。如果選擇可以,這位吳王闔閭的重臣,姑蘇城的營造者或許真的會選擇做個普通的貴家子弟。也不想要家破人亡,時大起大落,時而一無所有,時而位極人臣,死后也不能瞑目的跌宕一生。傳說中楚平王因覬覦兒子的王妃的美貌,將太子建逼走,作為太子傅的伍奢和其長兄伍尚因費無極的讒言遭楚平王逼迫,被逼致死。兄長給伍子胥留下的遺信表示:活下去,給我們報仇。但那個年代,君讓臣死全家,臣就必須得死全家。尤其是男丁。楚平王全國通緝伍子胥務(wù)求斬草除根。此時,伍子胥除了逃亡國外別無他法。伍子胥從楚逃到宋投奔流亡的太子建,建死后又帶著建的兒子逃往吳。在過昭關(guān)因盤差過嚴(yán),無法通過,一夜之間急白了頭,遇到高人幫助易容才得以通過盤差過關(guān)。這個故事在京劇中有《過昭關(guān)》這一出戲。
到了吳國之后,伍子胥并不受時任吳王的待見,轉(zhuǎn)而攻略吳太子光,與太子光約定伍子胥助太子光登上王位,太子光助伍子胥報家仇。伍子胥為太子光介紹了刺客專諸。期間伍子胥的仇人楚平王薨逝,吳王僚趁機攻打楚國。螳螂捕蟬去啦,黃雀自然也沒閑著。吳太子光和專諸,伍子胥,吳王僚共同上演了一出專諸刺僚的歷史名劇,而專諸用的那把刺僚的匕首比上幾位更加的廣為人知流傳百世,那把匕首是當(dāng)時與干將、莫邪齊名的“魚腸劍”。刺殺成功,太子光幾位,就是吳王闔閭。光沒有食言,即位后吳楚交戰(zhàn)十余年,攻城掠寨,當(dāng)拿下楚國都城郢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楚昭王已經(jīng)跑的無影無蹤了。但,伍子胥的一腔憤懣無處發(fā)泄,將楚平王開館鞭尸,鞭三百。大仇得報又是吳王登記的大功臣,伍子胥從此走上了人生的巔峰。在吳王闔閭?cè)ナ篮?,其兒子夫差繼位,夫差和越王勾踐的故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。而伍子胥則因為在對待敗軍勾踐的態(tài)度問題上有分歧,被另一個楚國同鄉(xiāng)太宰伯嚭進讒言被夫差賜死。在那個禮壞樂崩的年代,伍氏父子三人像是被詛咒了一樣都沒能逃脫被人譖害的下場。
不同的是伍子胥生為仇人生,死為仇人死。伍子胥死前遺言要求把自己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國東門,要看著越軍攻進吳國。夫差文言也是暴怒,令人將伍子胥尸體投入河中。這天是五月初五。不知道當(dāng)三千越甲攻入姑蘇城東門時伍宰相的眼睛還在不在哪里,是否瞑目。 伍子胥是個好的理政者,當(dāng)政時期令百姓受益匪淺,所以百姓感激為他建立了胥王廟,每年五月初五賽龍舟祭祀伍子胥。 |